

林友仁先生&姚公白先生 | 琴话忆故人:林、姚先生“乱谈琴”
丝桐何为琴,中有太古声。古调淡无味,不称今人情。

林友仁先生:艺境,可遇不可求
艺术的世界,本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外映。

林谷芳先生 | 音色里的中国人文
中国音乐里的音色表现,不仅是富于特质的,而且是丰富的。中国音乐里的音色多元,用一句话说明它:无声不可 […]

丰子恺先生:乐以教和
音乐是无言的艺术。无需交流,一切情味却流淌在人心中。

乔建中教授 | 论刘德海先生对20世纪琵琶艺术的历史贡献
刘德海先生印象。
西方古典音乐中的儿童
儿童是世界的未来,音乐中不能没有儿童,儿童也不能没有音乐。
掌老师与我——慕弦歌之声 访现代隐者
自从见了掌老师,我的生命就起了变化了。 1969年,刚从台南师专毕业,被分派到台中山区逢甲国民小学服 […]
秦序先生 | 传递着中华音乐3000年历史——古琴的瑰丽文化色彩
周代贵族的乐教 古琴,原称琴,因有七弦,又称七弦琴、古琴。此外,还有瑶琴、绿绮、焦尾、素琴,等等美称 […]
彭林教授 | 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(在北大的演讲稿)
各位老师、各位同学,首先我要感谢北大学生会和主办单位给了我这一次机会,使我能够就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 […]
彭林教授 | 儒家的礼乐教化之道(凤凰卫视演讲稿)
主持人: 各位好,欢迎走进《大红鹰世纪大讲堂》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,这里是学术的殿堂。我有一个很好的朋 […]
人文奥运 · 寻根问 “ 礼 ”
礼仪规矩形成于内 杨鹏华(美国美亚文化教育协会) 2004年3月6日,作为一个读者,我以毛遂自荐的方 […]
彭林教授 | 国民形象危机与传统礼仪新建
在国人日感 “失礼”行为泛滥、道德标准滑坡的当今时代,彭林教授提出,只有“重新认识传统礼仪,制定适合 […]
谢嘉幸教授 | 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
思考之一:何谓音乐教育的文化意识? “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”,尽管没有人对这一定义采取否定态度,但对于 […]
谢嘉幸教授 | 音乐教育的解放——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改革开放25年的回顾与反思
我国专业音乐教育25年来的巨大发展,是和改革开放的那次思想解放运动分不开的。否定两个“凡是”,坚持“ […]
彭林教授 | 礼乐文化与人文奥运
应本中心及西北大学文博学院、西北工业大学人文学院、陕西师范大学团委的邀请,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、经学研 […]
